发布时间:2025-07-09
第一部分 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卫星导航原理》(860)为航运学院导航与信息工程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属招生学校自行命题性质,其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较高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好的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录取时择优选拔。
考试对象为2026年报考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导航与信息工程(0810Z1)学术型硕士的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180分钟;
3.试卷分数:满分为150分。
三、参考书目
1.《导航学》,武汉大学出版社,张小红,乔俊军,闫利等编著,2017年。
2.《GPS测量与数据处理(第四版)》,武汉大学出版社,李征航、黄劲松,2024。
第二部分 考查要点
一、导航学基础
1.了解导航学的内涵。
2.掌握导航、定位与制导的概念以及之间的内在联系。
3.了解各种导航定位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4.掌握地球上的坐标和距离、时间和日期、常用坐标系及其转换、误差及精度等基础知识。
5.了解地球形状,掌握大地水准面和地球椭球等基本概念。
6.掌握恒星时、原子时、协调世界时、GNSS时等时间系统基本概念及特点。
7.掌握地球运动与天球的基本概念,坐标系与参考框架基本概念,地心天球与地球坐标系的转换,常用的地球坐标系及其特点。
8.掌握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及常用投影的分类、命名及特点。
9.掌握导航定位基本原理及相应的定位技术手段。
10.掌握经典的航路规划算法。
二、GNSS系统构成与信号结构
1.掌握GNSS系统的组成部分及每一部分的功能。
2.掌握GPS信号的组成及每部分的作用。
3.掌握测距码的特性、作用及相关的基本概念。
三、导航电文
1.了解导航电文的基本构成。
2.了解开普勒轨道根数基本概念。
3.掌握利用广播星历计算卫星位置的计算思路,以及利用精密星历计算卫星位置的基本思想。
四、伪距和载波相位测量
1.掌握测距码测距的基本原理、伪距观测方程,以及使用测距码测距的原因。
2.掌握载波相位测距的基本原理、相位观测方程,以及使用相位测距的原因。
3.掌握载波相位测量值特点,以及利用相位测距存在的问题。
五、GNSS定位误差源
1.掌握GNSS定位中的主要误差源、产生原因、分类及其消除和削弱方法。
2.掌握电离层延迟误差产生原因及其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常用的修正策略。
3.掌握对流层延迟误差产生原因及其常用的修正策略。
六、GNSS观测值组合
1.了解选用组合观测值的标准。
2.掌握差分观测值的特点及分类,以及差分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性。
3.)掌握宽巷、窄项、无电离层组合、无几何距离组合及MW组合等几种特殊组合观测值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推导过程。
七、周跳探测与修复
1.掌握周跳的定义,以及周跳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2.了解周跳、粗差与信号中断的区别。
3.掌握周跳探测的基本方法。
八、GNSS单点定位
1.掌握单点定位基本概念及其数学模型。
2.掌握伪距单点定位参数估计流程。
3.掌握定位精度评估方法以及定位精度的影响因素。
九、GNSS伪距差分及相对定位
1.掌握差分GNSS的基本概念及伪距差分基本原理。
2.掌握单站差分、局域差分系统和广域差分系统的特点。
3.掌握相对定位的基本概念以及数学模型。
4.掌握RTK、网络RTK的工作流程、技术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十、模糊度解算
1.了解固定整数模糊度的原因。
2.了解模糊度固定算法的类型和原理。
十一、GNSS政策及应用
1.了解早期GPS政策及四大卫星定位系统现代化政策。
2.了解GNSS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3.掌握我国北斗系统的发展历程及特色。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1178号(邮编:430063)
电话:027-86581991
传真:027-86581991
微信扫一扫
版权所有 © 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