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师德师风建设

专题专栏

【航院育人故事】薪火传承 知行合一 引领学生成就卓越

 发布时间:2023-03-28

【编者按】长期以来,航院人秉承学校“育人为本 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弘扬“厚德博学 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和“同舟共济 乘风破浪 勇立潮头”的院训精神,遵照“严谨治学、 严格管理、确保质量,培养高素质航运人才”的质量方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涌现出一批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管有温度、育有成效的好老师。学习身边榜样,夯实育人本领。“航院育人故事”专栏将聚焦我们身边的育人故事,分享各岗位的育人心得,助推学院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和人人重教、乐教、善教的群体效应。敬请关注。

薪火传承 知行合一 引领学生成就卓越

牟军敏,中共党员,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四、五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青年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委员,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导师。2018年荣获第一届中国交通教育优秀中青年教师奖。曾任国际海事研究委员会航行安全分委会顾问,国际航运协会(PIANC)河流信息服务(RIS)工作组观察员。

从教20余年,他热爱学生,鼓励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鼓励学生立足专业、瞄准世界前沿,勇于挑战,实现人生理想,为国家航运事业作贡献。近年来,他积极投身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的指导工作,团队连续多年在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各项重大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航运科技和管理人才。

——题记

热爱专业,积极创新与实践

“牟老师在给同学们上课、讲座的时候经常会问我们:人的创新思想从哪里来?”现在帝国理工大学留学的管欣宇同学介绍说,“牟老师将创新思想的来源归纳为对自己专业的热爱、科学的思考、质疑的精神以及实践锤炼出的真知”。在牟军敏老师看来,对专业热爱,创新思想方可立地生根;坚持瞄准国际前沿方向,创新思想才有明确指引。

图1  牟军敏与其指导的“双创”团队合影

他经常用台湾大学每天只敲21声的“傅钟”(注:“傅钟”是台湾大学为纪念傅斯年校长设置的校钟, 傅斯年校长曾有名言“一天只有21小时,其余3小时是用来沉思的。”)和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告诉同学们勤于思考的重要性,热爱和思考是创新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牟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培养创新性的思维习惯,他常用契诃夫的大狗小狗理论鼓励大家要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敢于发声。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每次讨论都异常热烈,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得到了自然和自觉的培养。牟老师坚信闭门难以造出好车,惟有实践方能取得真知,他经常带领学生实地考察、调研,通过实际操作取得第一手数据。受益于这些思想的熏陶,牟老师的许多学生立足本职,兢兢业业,能力突出。2020年“五四”青年节,他指导的2010级研究生——上海海事局洋山海事局交管中心副主任任亚磊、长江航务管理局王娇高工,分别获得“海青榜样”和“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受到交通运输部门的表彰。

筑路建桥,学子从这里走向世界

牟军敏,2000年4月研究生毕业于本校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并留校任教。他是航运学院培养的第一届本科和第一个硕士研究生。2007年3月牟老师访问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一年,师从世界港口与航道领域著名专家Han Ligteringen教授。反思自己成长的每一步,牟军敏特别感谢齐传新等老一辈师长的教育培养和引领,也感谢国家、学校的发展造就的个人事业发展机遇。他深知登高才能博见,开阔的眼界对于学术研究尤为重要,因此他在学院积极推进国际交流,鼓励学生勇敢走出去,广泛与国际同行交流,不断拓展视野,汲取创新思想。

他利用自己在欧洲访学交流期间与国际学术界建立的广泛和良好合作关系,为后续学子赴荷兰等国留学搭建起桥梁。从2014年起,学院已经有6名学子陆续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工作,这极大地为学院师资补充了爱校懂专业的国际化人才,有力地支持了学校发展。目前,还有10余位经牟老师推荐的学生在欧美名校攻读博士学位。

“没有牟老师的一路帮助和指引,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黄亚敏研究员和航运学院副教授陈琳瑛博士夫妻俩这么说。在牟老师的帮助下,陈琳瑛先在研究生阶段赴台湾、新加坡等地参加学术会议拓展视野,再到荷兰访问交流半年,后来二人又被推荐到香港理工大学担任研究助理数月;研究生毕业后,牟老师又鼓励并力荐他们赴荷兰留学。2019年12月,两人学成归国,因为成绩突出,2020年直接受聘学校高级职称。黄亚敏获得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楚天学子”称号,陈琳瑛获“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工程”培育。

“牟老师在人才培养上不遗余力,除了指引方向,牵线搭桥,还把自己有限的科研经费都慷慨地用在我们出国交流和国际化能力的培养上,遇到这样的老师是我们的荣幸!”葡萄牙里斯本理工大学Carlos Guedes Soares院士的博士生荣昊这么说。

亦师亦友,爱心铸就职业荣耀

“牟老师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但他对我们的爱是真真切切的”,航海技术1904班的班长秦国鹏如是说。2018级研究生李昭然则坦言:“他有时候普通得如路人一般,但他见到任何同学有困难都会挺身而出,主动帮助,不离不弃”。2003级有一名同学患了严重的突发性精神疾病,在校期间牟老师一直关心照顾他,鼓励他积极配合治疗;在他毕业后也一直没有间断关心联系,最后这名同学完全康复并顺利成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面对一些家境贫困或突发疾病的同学,牟老师一直都是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让很多学生倍感温暖,念念不忘。毕业多年后,这些同学重回学校依旧感慨万千,和老师相聚时更是久久不忍离去。

牟老师喜欢足球,喜欢带着学生们一起体会驰骋球场的酣畅淋漓,一起分享胜利后的喜悦。“我们特别喜欢和牟老师在一起!他主动担任我们学院球队的教练兼领队,四处奔走,为我们提供装备,带领我们多次挺进理工杯决赛!”世界最大的现代化海警船“3901”号船长张恒如是说。热爱学生,亦师亦友,是牟老师最好的写照!

图2  2016年牟军敏与2003级返校的部分学生赛前合影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牟老师经常用《荀子·儒效》的经典语录告诫同学们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努力实践所学的知识,知行合一,见闻天下,不断创新,勇于挑战自我,实现卓越人生,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1178号(邮编:430063)

  • 电话:027-86581991

  • 传真:027-86581991

微信扫一扫